30冻伤双脚,只能截肢三次手术为她保
时间:2025/4/25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本文转自:华商网热爱登山的王女士今年50岁,一有空闲时间总会和好友相约一同去山中探险。今年2月初,王女士与朋友一行三人带上装备再次出发,可是进山后不久她们却突遭迷路、导航失灵,她们被困在了山中。夜里,山里的气温低至-30℃,王女士和朋友们携带的装备并不足以捱过如此恶劣的环境。在山中被困了三天三夜,她们终于得到了救援。可是,王女士因为鞋子被浸湿,双脚已严重冻伤,双脚趾及前脚掌变成紫黑色,医院诊断为“双足Ⅳ度冻伤”。情况危急需要转院远程联合治疗为患者稳定病情像王女士一样的严重冻伤患者极为少见,加之当地医疗条件有限,王女士与家人联系到西医院整形烧伤与医学美容科的专家介入治疗。但是,冻伤患者在冻伤初期,冻伤的范围是不明确的,必须等到界限明确后,才能确定手术范围。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之后,西医院整形烧伤与医学美容科主治医医院取得联系,远程指导第一轮救治。“一定要积极保护创面。如果可以,最好为患者检查下肢血管、做CT血管造影明确病情,同时,要加用改善末梢循环药物、指导换药。待病情稳定再转院进行手术治疗。”杨晨说。两周后传来好消息,王女士的病情没有进一步加重,她的十趾及双足掌前端干性坏死,且范围明确、界限清楚,正处于最佳手术时机。王女士立即转入西医院整形烧伤与医学美容科。血管损伤无法预判专家制定三步修复方案“患者唯一的诉求就是尽量保留她的肢体长度。”整形烧伤与医学美容科主任张伟说。然而,长时间的极寒环境造成的重度冻伤,带来的血管损伤无法预判,这无疑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风险和复杂程度。根据患者的诉求和病情,整形烧伤与医学美容科团队为王女士制定了一套三步修复方案。首先,为了尽量保留患者残余脚掌的长度,仅将明确坏死的部位截除,需要用创面负压治疗法保护创面;将病情相对较轻的右足清创后,对骨质外露处进行游离皮瓣覆盖直接修复,而伤情较重的左足,则需要在清除坏死骨质后,辅助负压治疗培养肉芽;最后则是用植皮的方法去修复左足。2月24日,经过专家团队充分准备,王女士的第一次清创术开始。医生尽量保留她足掌关节长度的同时,也在手术中明确了王女士的实际病情,值得庆幸的是,她的情况与术前预估吻合。只能截肢?再试一次!14小时紧急救援危机再次出现。3月2日,在第二次手术中,患者的受区足背动脉在术中出现反复栓塞。医生判断,反复栓塞很可能是由冻伤引起的血管损伤导致,在这种情况下,患者的皮瓣成活率是很低的。甚至,对于这种深度冻伤引起临近范围的血管损伤,在国际上都没有明确的报道,在临床上最保险也最快捷的选择就是截肢。“虽然国际上鲜有为患者保留长度而选择游离皮瓣覆盖的病例,但是我们的初衷就是尽量为患者保留残足长度,这也是患者选择相信我们的原因,所以遇到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能轻易放弃。于是,我们选择取一段患者的静脉进行搭桥,同时对不匹配的静脉,创造性地采用符合条件的收口型吻合技术。”杨晨说。14个小时!手术顺利完成。手术当晚,为了确保皮瓣存活,科室医护人员轮流值班,每1-2小时都去病房查看患者情况,做好准备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血管危象。得偿所愿,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的皮瓣成活良好,也就是说,患者冻伤残足的长度被成功保留。3月11日,科室再次为王女士进行了左足的植皮手术。目前,患者的创面均已封闭,顺利进入了功能康复阶段。“保存肢体和体表器官,尽可能修复重建,维护人体的形态与功能,从而提升创伤修复的水平和质量,达到‘伤者不残,残者不废’,才是我们整形修复治疗的根本宗旨。看着患者日渐恢复,再回想波折的治疗经过,仍觉惊险与欣慰。”整形烧伤与医学美容科主任张伟说。专家提示冻伤复温最有效方式用38℃到42℃之间的温水水浴西医院整形烧伤与医学美容科主治医师杨晨博士表示,由于人体自身的保护机制作用,机体会首先保证头部及脏器等核心部位供血,因此在极端环境下,最先出现问题的就是四肢末端的血液循环。因此,建议大家外出探险前做好充分准备,并且学习一些有用的野外生存技巧,尽量避免悲剧再次发生。当身处极寒环境中,尤其需要注意对四肢末端、耳朵、面部等易冻部位的保护。其次,在冻伤以后应尽快脱离寒冷环境,尽早复温。根据国际冻伤治疗指南,复温最有效的方式是使用38℃到42℃之间的温水水浴,且浸泡时间不宜过长,以半小时为最佳,可以反复进行,若仍无缓解须尽早就医。华商报记者李新怡
|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
http://www.isjbo.com/sszz/1524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