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愈吗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0317/4791307.html 心肺复苏是红十字应急救护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为进一步推动心肺复苏专题培训的开展,在中国红十会总会的指导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组织编写了《心搏骤停救生技术——CPR与AED应用手册》。 高质量心肺复苏标准 按压频率:~次每分钟 按压深度: ■-成人5-6厘米 ■-儿童至少为胸腔前后径的1/3(约5厘米) ■-婴儿至少为胸腔前后径的1/3(约4厘米) ■每次按压后让胸腔完全回复原状 ■尽量避免胸外按压的中断 ■避免过度通气 滑行法确定按压位置 难以准确判断乳头位置时(如体型肥胖、乳头下垂等),可采用滑行法。 施救者用一只手的中指沿患者肋弓外下方滑行至两肋弓交汇处,食指紧贴中指并拢,另一只手的掌根紧贴第一只手的食指平放,使掌跟置于胸骨下半部。 心脏病发作与心搏骤停 心脏病发作的表现 ■突发胸部压榨样疼痛,疼痛可放射到左手臂、左肩、颈部、下颌和上腹部,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疼痛可能不明显。 ■呼吸困难 ■口唇和皮肤苍白或者青紫 ■恶心、呕吐 ■出冷汗 ■疲倦、焦虑、恐惧等 硝酸甘油 ■舌下含服0.5毫克(1片) ■3~5分钟后,如果症状无明显缓解,可以再次含服一片 ■舌下含服,切勿整片吞下 ■血压低于平时者,不能服用该药 ■见光分解,避光保存 阿司匹林 ■计量毫克,嚼服 ■对阿司匹林过敏、有出血倾向(如血液病患者等)、有消化道溃疡者不能服用该药 心搏骤停 心搏骤停是指患者心脏有效泵血功能突然丧失,导致血液循环停止,全身各个脏器的血液供应完全中断,如果不及时恢复心搏,患者可发生临床死亡。 ■原发性心搏骤停,指心脏本身疾病导致的心搏骤停,多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率失常、先天性心脏异常等。 ■续发性心搏骤停,至非心脏原因引起的心搏骤停,由于严重缺氧、中枢神经损害、过敏,以及意外伤害(如严重创伤、失血、淹溺、雷击、电击、中毒等)引起的,其中缺氧是最常见的原因,儿童和婴儿心搏骤停的最常见原因是窒息。 心搏骤停患者如在数分钟内得不到正确、有效的施救,病情将进一步发展至不可逆转的生物学死亡。在完全缺氧状态下,4-6分钟开始出现脑损伤,8-10分钟以后脑损伤将变得不可逆转。 当患者发生心搏骤停时,能否得到周边人的救护至关重要。尽早正确的施救,可以使患者获得最大的生存机会。 生存链 尽早识别求救、尽早心肺复苏、尽早电除颤、尽早高级生命支持和心搏骤停综合症救治,五个环节必须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如果一个环节被破坏良好的预后机率就会降低。反之就能最大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概率。 心搏骤停生存链 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一、现场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如果发现有人突然倒地...... 1.确认环境安全,做好自我防护 施救者要快速观察周围环境,判断是否存在潜在危险,并采取相应的自身和患者安全保护与防护措施。 1、确认现场环境安全 现场可能存在危险因素,施救者进入现场之前,首先要考虑环境是否安全,确认安全方可进入。 现场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因素: 在交通事故现场,其他车辆可能造成二次伤害,受损的汽车可能发生起火、爆炸或者再次倾覆; 掉落的高压线、漏电的电器等; 化学性、腐蚀性和放射性等危险物质的泄露; 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等; 地面湿滑,有磕绊的杂物或者锐利的金属和玻璃等; 地震后建筑物倒塌,发生余震,有毒、有害物质泄漏; 其他危险因素,如环境酷热或严寒,毒蛇、蜂、犬等伤害人的动物。 现场危险因素的识别 声音:呼喊或求救,突然的噪音,反常的安静; 现象:汽车是否起火、爆炸,有火花、烟雾或明火; 气味:强烈的恶臭或异常气味 行为:个人表现的异常。如激动、发怒、暴力行为等。 2、做好个人防护 在有条件或经过相关训练的情况下,做人工呼吸时尽量使用人工呼吸面膜、面罩或球囊面罩,这样可以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利于保护施救者,减少被感染的可能性。 人工呼吸面膜 人工呼吸面膜是一种方便携带和使用的人工呼吸辅助工具。 使用方法:打开外包装袋,取出呼吸面膜后展开,呼吸膜上一般有示意图,可以按图示将呼吸面膜放在患者面部,使透气部位对准患者嘴唇或鼻孔。 2.判断意识及反应 施救者用双手轻拍患者的双肩,俯身在其两侧耳边高声呼唤:“先生(女士),您怎么了,快醒醒!”如果患者无反应,可判断为无意识。 意识是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知和反应能力,如果判断患者无意识,应立即检查呼吸;如果患者有反应,应继续检查伤病情况,采取相应救护措施,必要时医院。 3.检查呼吸 检查呼吸时,患者如果为俯卧位,应先将其翻转为仰卧位。用“听、看、感觉”的方法检查患者呼吸,判断时间约10秒。如果患者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提示发生了心搏骤停。 人体通过呼吸把氧气吸入进肺里,同时把代谢物二氧化碳排除体外。连续计数一分钟内的呼吸次数即是呼吸频率。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分钟呼吸12~20次,儿童20~30次,儿童年龄越小,呼吸频率越快,新生儿呼吸可达40~44次。在兴奋、紧张、运动和患有某些疾病时,呼吸频率可能会改变。 检查呼吸的方法: 听:施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口鼻,听有无呼吸声音 看:观察患者的胸、腹部有无起伏 感觉:用面颊感受患者呼吸的气流 非专业急救人员在心肺复苏前不检查颈动脉的原因 因检查脉搏需要时间较长,通常绝大多数人(包括专业人员,医务人员等)检查颈动脉所需时间都比10秒要长,且只有15%的人能在10秒内完成脉搏检查,敏感性特异性与特异性均较差。基于以上结果,,对于非专业人员,在判断是否需要实施心肺复苏前不再要求检查动脉。4.呼救并取得AED 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立即向周围人求助,拨打急救电话,并取来附近的AED。 现场呼救: 大声呼救 表明身份 请人帮忙拨打 请人取来AED 请会救护的一起来 拨通急救电话后,要冷静、沉着、清楚的回答调度员的询问,调度员告知可以结束通话时,方可挂断。 患者所在位置,说明该位置附件的明显标志。 患者基本情况,包括人员数量,年龄性别等 患者发生伤病时的时间和主要表现 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如电击、爆炸、淹溺、中毒等 现场联系人的姓名和电话。 要问清救护车到达的大致时间,做好接车准备。 如果现场只有施救者一人,拨打电话可将手机置于免提模式,便于一边提供急救一边听取调度员指示。 如果现场没有电话需要离开打电话或取AED等,对于非目击或缺氧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应先实施一分钟心肺复苏。 5.胸外按压 在呼救的同时尽快开始心肺复苏。施救者首先暴露患者胸部,将一只手掌根紧贴患者胸部正中、两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下半部),双手十指相扣,掌根重叠,掌心翘起,双上肢伸直,上半身前倾,以髋关节为轴,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确保按压深度5~6厘米,按压频率~次/分,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完全回复原状。 复苏体位 患者应仰卧于坚固平坦的表面上,如果怀疑患者头部或者颈部受伤在翻转患者时要尽量使患者头部、颈部和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 6.开放气道 检查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异物将其取出。用仰头举颏法开放气道,通常使患者下颌角及耳垂的连线与水平面垂直。 7.人工呼吸 施救者用嘴罩住患者的嘴,用手指捏住患者的鼻翼,吹气2次,每次约1秒,吹气时应见胸廓隆起。 8.循环做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循环做30次胸外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30:2),每5组评估患者呼吸和脉搏。 9.尽快电除颤 a 打开AED电源,按照语音提示操作 b 贴电极片 按照电极片上的图示,将电极片紧贴于患者裸露的胸部。一片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的右上方(胸骨右缘,锁骨之下),另一片电极片贴在患者左乳头外侧(左腋前线之后第五肋间处)。 c AED分析心律 施救者语言示意周围人不要接触患者,等待AED分析心律,以确定是否需要电击除颤。 d 如果AED提示需要电击,准备除颤 施救者得到除颤指示后,等待AED充电,确保所有人员未接触患者,按下“电击”按钮除颤。 e 除颤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立即按照30:2的比例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5组(约2分钟)后,AED再次自动分析心律,遵循AED的语音提示操作,直到患者恢复心搏和自主呼吸,或专业急救人员到达现场。 f 如果AED提示不需要电除颤,继续实施心肺复苏 10.复原体位 如果患者的心搏和自主呼吸已经恢复,将患者置于复原体位(稳定侧卧位),随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并安慰照护患者,等待专业急救人员到来。 心肺复苏的操作顺序:成人心肺复苏操作步骤1、胸外按压2、开放气道3、人工呼吸儿童、婴儿和溺水等窒息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步骤1、开放气道2、人工呼吸3、胸外按压在胸外按压前先做2~5次人工呼吸当现场有两名以上施救者时,以15次按压/2次人工呼吸比例进行心肺复苏。单纯胸外按压若施救者不愿意或者不能进行人工呼吸时,可使用单纯胸外按压进行心肺复苏,以分钟~次频率按压。心肺复苏效果评估评估方法每5组(约两分钟)后评估一次效果。施救者仍用患者头侧的手按压患者额部保持患者气道开放,用另一只手触摸患者动脉搏动,同时观察患者面部、口唇等的颜色变化,检查患者呼吸,检查患者呼吸,约十秒。2、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患者面部、口唇和甲床等颜色由苍白或青紫转为红润患者恢复心搏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患者出现反应,如瞳孔由大变小、眼球活动、手脚活动、开始呻吟等。出现心肺复苏有效指征后,帮助患者穿好衣物。如果不怀疑有脊柱损伤,应将患者翻转为复苏体位开放气道,随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安慰照护患者,等待专业人员到来。六、终止心肺复苏的条件患者出现心肺复苏有效指征有专业人员接替抢救现场救护环境危险需要转移七、不实施心肺复苏的情况对于遭受无法生存的创伤患者,如缺首或半体残缺有证据表明发生长时间心搏骤停,如出现尸斑、尸僵和腐烂三度烧伤达到体表面积95%以上,不可以进行复苏自动体外除颤仪(一)可复性心率失常多种因素可使心搏的速率、节律混乱,这种情况称为心率失常,有的心率失常可以致命。致命性心率失常中的心室纤维性颤动和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可以点击治疗,对此可称之为可复律的心律失常。心室纤维性颤动简称“室颤”,发病时患者心室的点活动杂乱无章,心脏丧失了统一的收缩和舒张能力,像是在“颤动”,此时心脏无法输送血液,不能产生脉搏。无脉性室性行动过速简称“无脉性室速”,虽然患者的心室以非常快的速度收缩,但不能有效泵出血液,无法形成血液循环,此时不能检测到脉搏。(二)电击除颤的意义电击除颤是使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在瞬间通过心脏,以终止所有不规则、不协调的心肌电流活动,然后心脏自律性最好的起搏点窦房结重新主导心脏节律,使心脏电流自我正常化。对于可复律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患者,越早除颤越好。除颤的成功率会随着时间的延迟而下降,每延迟一分钟,成功率下降7%~10%。特殊情况的处理胸毛过多胸毛过多会导致电击片和皮肤接触不紧密,导致无法分析患者心率,此时当刮去患者胸毛,或者用胶布黏住,迅速撕去,除去胸毛,如果有两幅电极片,可以用一副当胶布使用。2、胸部表面有水如淹溺及大量出汗的患者,需要快速擦干患者胸部,再贴放电极片。3、躺在水中水是良好的导体,不能在水中使用AED。如果患者躺在水中,要先将患者抬出,擦干胸部再使用AED。4、植入式除颤器和起搏器如果植入设备可见或了解到患者带有植入设备,要避免将AED电极片直接贴在该设备上,调整电极片的贴放位置,按正常操作步骤使用。5、药物贴片如果患者贴放电极片的位置有药物贴片,不能直接将电极片贴在药物贴片上,应当撕掉药物贴片,在贴上电极片。6、金属表面在使用AED前,要将患者移开金属等导电物体表面。7、首饰和刺穿装饰使用AED前不需要移除患者的首饰或者刺穿装饰,但要避免直接将电极片贴在金属饰品或刺穿装饰上。多人施救一、双人心肺复苏(一)成人患者第一名到达疑似心搏骤停患者身边的施救者,首先要判断现场环境是否安全,做好个人防护,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如果判断患者发生了心搏骤停,第一名施救者立即开始心肺复苏.让第二名施救者拨打急救电话,并取来AED,尽快使用。两名施救者分别位于患者身体两侧,一名施救者实施胸外按压,另一名施救者保持患者气道通畅,观察患者面色,实施人工呼吸,使用AED。并监测颈动脉搏动以评价按压效果。每5组心肺复苏后,由负责人工呼吸的施救者检查患者的呼吸和脉搏约十秒钟。为减少按压者疲劳,保证按压效果,应在每5组心肺复苏(约两分钟)交换角色,如果按压者感到疲劳,也可以提早交换。如果现场有AED可以使用,为尽量减少按压的中断,两名施救者仅在AED分析心律时交换角色,时间在5秒内。为了保持良好的沟通,实施胸外按压的施救者应当大声计数按压次数,使另外一名施救者掌握人工呼吸的时机,还可以使两名施救者掌握交换角色的时机。(二)儿童和婴儿患者对于儿童和婴儿的双人施救与成人类似区别如下有两名施救者时,儿童和婴儿的按压/吹气比例为15:2因为发生心搏骤停的儿童或者婴儿往往伴有呼吸衰竭,因此使用15:2的比例增加供氧。2.婴儿使用双手环抱拇指按压该技术优于单人双指按压,有助于保持胸外按压的深度和力度始终一致,为心肌提供更好的血液供应。多人心肺复苏如果现场有多名受过训练的人员,可以形成团队心肺复苏,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和评估,不必单一施救者那样依次完成。例如:可以由一名施救者胸外按压,一名施救者人工呼吸,一名施救者取回AED并除颤,在团队中需要良好有效的沟通协作,彼此之间清晰的传递信息、防止误解,相互尊重。特殊情况下的心肺复苏一、创伤创伤如果失血过多,心肺复苏不能为患者建立血液循环,促使其恢复自主循环。所以需要对可干预的因素进行处理,,比如止血、通畅呼吸道等,并尽快送院。对现场遭受严重创伤,无法存活的伤员可不进行心肺复苏。二、电击与雷击如果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施救者因确保自身的安全,切断电源或者脱离闪电环境后,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并适当延长心肺复苏时间,如果附件有AED,要尽快取来使用。因为电击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不确定,许多伤员无心肺系统疾患,如果即时救治,有较大的存活希望。三、溺水如果溺水者者无意识无呼吸(或叹息样呼吸),施救者应立即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溺水等异物,开放气道,首先给予2~5次人工呼吸,然后按30:2的比例实施心肺复苏,如果有两名施救者,以15:2的按压/吹气比例实施心肺复苏。如果现场仅有一名施救者,且无手机可用,在进行一分钟心肺复苏后,施救者应暂时离开施救者去拨打急救电话取来附近的AED。溺水者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减少缺氧时间,因此要尽快开始高质量的心肺复苏,不应采取无效的急救方法,如控水等。四、孕妇对于孕妇进行心肺复苏时,基本操作与一般患者无异,首要任务时提供好质量的心肺复苏,和减轻主动脉、下腔静脉的压力。如果宫底高度超过肚脐水平,徒手将子宫向左移位有助于在胸部按压时减轻主动脉和下腔静脉的压力。扫描报名,参加丰城市红十字会举办的公益免费《红十字救护员》培训学习急救,守护生命!曾涛红十字与红新月——人道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