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毒杆菌毒素联合595纳米脉冲激光在面部

时间:2016-11-1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肉毒杆菌毒素联合纳米脉冲激光在面部创伤后瘢痕畸形治疗中的应用

面部活动部位在创伤后形成的瘢痕组织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也是整形外科治疗的难点。作者探索性地采用局部肌内注射肉毒杆菌毒素(每处创面8U)联合nm脉冲激光,对2例下颌部创伤后瘢痕畸形患者进行治疗,均取得了较好的美学整复效果。虽有局部轻微疼痛,但几天后消除,未见其他并发症。因此,作者认为肉毒杆菌毒素联合nm脉冲激光治疗面部活动部位的创伤后瘢痕,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腔镜辅助与开放手术入路在颈部扩张器置入术治疗面部烧伤后瘢痕畸形中的效果对比

组织扩张可以为大面积皮肤缺损修复重建提供大量额外组织,但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及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组织扩张器重建技术的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腔镜技术被应用于扩张器置入术中,该方法安全有效。该研究中,63例面部烧伤后瘢痕患者被分为腔镜辅助治疗组32例及传统开放手术组31例。对比分析显示,腔镜辅助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扩张时间分别为(42.2±3.6)min、(7.4±4.5)h、(93.5±10.2)d,明显优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56.5±4.5)min、(26.3±7.7)h、(.1±14.2)d(P值均小于0.05)。腔镜辅助治疗组6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显著少于传统开放手术组的16例(P0.05)。因而,作者得出相较于开放手术入路,腔镜辅助在颈部扩张器置入术治疗面部烧伤后瘢痕畸形中更值得推广的结论。

自体脂肪注射对面部瘢痕外观及微循环的改善效果

自体脂肪注射已经成为整形外科的一种常用治疗手段。近年来有关自体脂肪注射治疗瘢痕尤其是烧伤后瘢痕的病例报道不少,但是对于其作用机制的研究欠缺。有学者认为,是脂肪组织中的间充质干细胞及生长因子对瘢痕起改善作用。作者通过对26例患者面部瘢痕行自体脂肪注射治疗后观察到,瘢痕的疼痛感、颜色、硬度、柔软度、外形、色素沉着情况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值均小于0.05)。同时,研究显示术后早期瘢痕组织微循环减弱,但远期微循环与术前相比改善明显。因此,作者认为自体脂肪注射是治疗面部瘢痕的有效方法。

产品名:创面护理功能性敷料(商品名:立见护创液)

主要成分:维生素C(抗坏血酸)、四硼酸钠、丙二醇

剂型:液相型,低分子分散体系,可吸收生物材料

质量标准:淡黄色澄清透明液体,PH:5.4~6.0

产品注册证号:渝食药监械(准)字第号

适应症:各类外科、内分泌、烧烫伤、皮肤科等凡是与皮肤损伤有关的科室。也可以作为家庭药箱常备品。适用于创面的各个分期。

欢迎







































白癜风怎么治疗
北京白癜风的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sjbo.com/sszl/113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