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食盐倒在女儿的伤口上hellip

时间:2021-4-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点击:

看到一个新闻:

湖南的1岁小女孩琪琪不小心打翻了一杯开水,全身出现大面积水疱,部分水疱破裂。

听说抹上食盐能消毒,这样对伤口比较好,而且不容易留疤,妈妈不顾女儿疼痛的哭喊,将食盐倒满在女儿全身的伤口上……

等琪琪医院时,哭得都已没了力气。

入院后不久,医生就下了病危通知。

往亲生女儿的伤口上撒盐,实在让人震惊到无语......

这里要插播一下:

我之前有发过文章呼吁大家不要用学步车,有妈妈还在下面留言说”危言耸听,我们家一直用都没事。“

其实因为学步车婴儿被烫伤的案例比比皆是,因为这么大的孩子还不能分辨危险,什么都好奇,很容易打翻热水而烫伤。

早在年我国原卫生部就发布了《儿童跌倒干预技术指南》,该文件明确规定:“不要使用婴儿学步车!”

根据美国儿科协会(AAP)调查显示:~年间,美国约有名小于15个月的宝宝因为婴儿学步车而接受急诊治疗(这还不算未进入急诊的受伤婴儿)。其中,有90.6%的婴儿头、颈部受伤,4.5%的婴儿上肢受伤。

后来政府出面干预,现在国外已经极少见到学步车的影子,反而变成了中国家庭的新宠儿。

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一项研究更是发现:使用学步车的婴儿平均实际学会独自行走的时间比不用学步车的宝宝还要晚一些。

也就是说,学步车完全起不到让宝宝快速学会走路的作用,反而会影响孩子走路。

不过今天的重点还是说一下烫伤的处理。

烫伤原则里第一条就是:预防为主!

尽量不给孩子学步车,尽量把所有会烫伤的东西放在孩子不能企及的位置!

一旦被烫伤,记住这五个字:冲、脱、泡、盖、送。

1、流动的净水冲洗,能用瓶装水冲洗是最好的!冲洗掉创面的杂质减轻疼痛,医院的路上保持冲洗,冰镇过的3°左右的瓶装水是最好的。

2、脱掉覆盖的衣服,如果穿脱麻烦的用剪刀剪开,不要覆盖在创面上!但是不要强行剥去,去除时保持流水冲洗。

3、如果不能保持流水冲洗,将创面泡在倒出的瓶装水中亦可,温度在3°依然是减痛较好的温度。

4、如果有无菌敷料可以遮盖创面,但是如果没有则不要乱在上面涂抹任何东西,包括但不限于:酱油、醋、牙膏、酒精、泥土、茶籽油香油等各种油脂、香灰、动物皮毛粪便等!医院都要重新清创,就是洗掉,那个过程非常痛苦!

5、医院!

大家可能觉得我上面写的酱油醋牙膏好理解,毕竟很多人都是用这个来应对烫伤的,但是为何会有动物皮毛和酒精、泥土等呢?

其实民间的各个地方应对烧烫伤的方法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就是用这些偏方来应对烧烫伤的。

比如年,医院的出现了这样一个病例:宝宝烫伤创面上出现了感染,并且“长满”了密密麻麻的毛,看上去非常恐怖。

原来是家中老人说当地都是用猫毛敷在伤口上治疗烧伤。

结果当然可以想象:孩子面部创面感染,需要大量抗生素治疗。

还有近期福建泉州第医院接诊一个宝宝,孩子的脸,脖子,身体被不同程度烫伤。

妈妈第一时间想抱着女儿用自来水冲洗。

但孩子的外公说:当地的土方法是用高浓度的白酒敷在烫伤处,这样可减少孩子的疼痛感。

于是,孩子妈妈放弃了自己正确的方法,按照外公的土方法进行操作。

结果,孩子酒精中毒发生休克!

在送医后2小时,意识模糊的孩子反复呕吐7次,经血液生化检查后发现,已经酒精中毒,转氨酶已升高,肝功能已受损。

医院时还见过一个妈妈把烧过的土和香油搅拌在一起拿来敷在伤口上引发感染的,结果需要再次清创,因为有油脂不容易清洁干净,医生几乎是又重新把上面的皮肤剥掉,孩子哭的差点晕过去。

当时就觉得为何如此愚昧,简单的烧烫伤如果不严重冷水冲洗冰敷就可以等待恢复,大面积的则按照以上原则及时送医,千万不要听信什么偏方秘方乱处理。

很多老人家的”没问题,我们那时候就是这样处理的“,只不过是幸存者偏差,那时候恰好没出事罢了!

学科学的知识,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每一代都继续上一代的错误,这世界如何发展呢?

男姐还希望你读:

亲,找到工作了吗?超人妈妈招聘了,要不要试试?

我的几百件哺乳装全部免费送!

夏季睡袋99元还送58元奶精灵绘本!

男姐另一个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isjbo.com/sszl/113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