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晓晖:水火中永生 谢晓晖,男,汉族,共产党员,福建省漳平市人,年出生,年7月入伍,年4月入党,历任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公安消防大队排长、参谋,永安市消防大队参谋。年12月被福建省公安厅荣记一等功一次。 年7月26日的下午,永安市消防大队营区内突然警铃大作,上坪乡翔鹭蚊香厂发生火灾。晓晖立即随车前往火灾现场,到达现场后,因火势较大,现场情况不明,晓晖便开始劝说在场的留守工人和群众赶快撤离现场。他大声喊道:“这里危险,你们赶快离开!”部分留守工人和群众被说服到转移到了安全地带。事实证明:在关键时刻,消防官兵总是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伤亡的危险留给自己,晓晖的劝说避免了一场更大的伤亡事故。正当他如往常般接近水枪阵地时,可谁曾预料到,灾难和厄运将在这一刻降临。原料仓库厂房突然整体坍塌,受撞击和挤压,仓库内大量正在燃烧的碳粉、木粉等原料和受热的空气形成高温热浪,一起从泄压门窗孔洞喷射而出。无情的火魔就犹如一张无形的大嘴,瞬间就将周围的一切吞噬了……瞬间,晓晖和正在扑救火灾的四名战友以及来不及撤离现场的10名工人群众当场灼伤。意外发生后,晓晖忍着剧痛从火场自行撤离到了安全地带,还对着焦急询问他伤情的大队长说:“我没事,快去救别人”。其时,他身上的衣物已被高温热浪烧去近80%,全身多处深度灼伤,并且伴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永无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这句晓晖最钟爱的格言,对于他而言,正是依靠自身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各界的关爱与火魔的伤害做抗争的最好动力。晓晖,你是胜利者,相信你,晓晖,挺住,意味着一切。医院的全力抢救,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在受伤后的几年康复治疗过程中,晓晖却历经了前前后后30余次的手术,忍受着常人难以想像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痛苦和压力:全身烧伤面积达75%,其中Ⅲ度烧伤面积高达50%,面部严重毁容,运动功能丧失,并且伴有呼吸道吸入性损伤。刚受伤那段时间,由于烧伤面积大、程度深,虽然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已经使用了大量的止痛类药物,但每次治疗剧烈的疼痛都会让他休克过去。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疗养,情况有所好转,但因头部烧伤严重,部分脑神经受损,造成左侧肢体运动障碍,面部严重毁容,双上肢因疤痕增生,严重影响了运动功能,本应生龙活虎的年纪却终日只能与轮椅和床为伴。身体上的疼痛倒是可以克服,心理上的折磨却更让他难以忍受。原本帅气英俊的小伙不敢再照镜子,面对自己浑身的伤疤,他消沉过、失落过,极度的压抑让他不敢去面对未来,更是一度让他闭门不出,不愿同任何人讲话。然而时间却是抚平伤口最好的良药。医院进行以功能恢复为主的整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的精心护养,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组织的关心让晓晖的心绪慢慢好了起来。妻子惠芳的支持更是让他豁然开朗:“既然无法逃避,不如坦然面对。越坚强,越乐观,越积极面对,康复的希望就越大。以前是你照顾我,现在该由我来做你的坚强后盾了,老公,我支持你!”“是啊,现在的医疗技术这么发达,况且身边还有这么多关心我的亲人战友,今后的人生之路还长着呢!”晓晖鼓起了勇气,他决心用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积极投入到康复锻炼之中。平日里,晓晖经常通过锻炼肢体力量,增强身体协调,虽然平衡性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烧伤症状并没有根除,他的额头经常淌汗,烧伤部位奇痒难忍,疼起来坐卧不安,心烦意乱,夜间睡不着觉。坚持!坚持!再坚持!他就这样扛着病后虚弱的身体、顶着常人难以忍耐的寂寞。功夫不负有心人,康复训练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他以超凡的毅力再次焕发出生命的热力,用实际行动证明他仍是一个健康完好的人。年,由于积极的进行康复训练,晓晖的伤势好转了许多,身体机能也渐渐恢复,不仅能独立行走,还能骑摩托车;既能端碗抓筷,也能打乒乓球,生活方面已经完全能够自理了。更为可喜的是,家庭里同时迎来了两个新的生命—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女儿。按常人的思维,此时的晓晖应该在家里享受天伦之乐才对,可是他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向组织提出申请重回工作岗位;十余年来,晓晖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痛楚,整理过的各种案卷材料足有上百万字,但从未出现过任何差错,他的专业水平和坚强毅力无人不服,无人不晓。谢晓晖朴实无华,把青春和热血无私地献给了消防事业。也许他的一言一行并不惊天动地,但就是他的一言一行,时时处处都凝聚着一个高尚的人所具备的崇高品格。作为一名消防军人,无情的病魔折磨着他的身体,但他的事业心、他的责任感、他的古道热肠,却丝毫没有改变。他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高尚的人品、执着的追求、坚韧的毅力,守望了一方平安,赢得了群众的爱戴。他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舍弃的是亲情和温情,正是源于“执法为民”的坚定信念,想换回的是千家万户的安宁!面对熊熊肆虐的大火,他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钢铁屏障,不愧为英雄;作为一个普通的执法者,在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起了一座“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丰碑,他依然是英雄。晓晖说:“他爱自己的小家,更爱消防部队这个大家,并且愿意用有限的生命,去演绎消防人的无限情怀!” 年新婚半年、担任消防警官的丈夫,在执行灭火救援任务中被重度烧伤、严重毁容,生命垂危时,她不离不弃,三年间陪医院救治,经历了15次植皮整型手术,每天悉心护理,为丈夫清创伤口,一跪就是两三个小时;重危陪护时,躺在两个板凳上,一躺就是28天;自己制作了帮助康复的“软胶鼻塞”、“撑口器”等等。她用柔弱的双肩和坚贞的爱情帮助被医生断言为终身卧床的丈夫重新站立起来,恢复自信乐观的心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年被武警福建省消防总队和省妇联授予“福建省十佳消防军人好妻子”称号。刘惠芬还被省妇联、省总工会评委“省三八红旗手“。 相恋6年,新婚7个月,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将冲在救火第一线的英俊丈夫烧得面目全非;3年多的苦难煎熬,多个日日夜夜,美丽妻子不离不弃、悉心照料。她以消防军人家属的—— 真爱,让烈火英雄重新扬帆启航 8月的一个清晨,医院的病房里,刘惠芬熟练地为重度烧伤的丈夫谢晓晖擦洗、换药、倒便盆。然后,依偎在丈夫身边,讲述着轻松的话题。连续3年多了,夫妇俩都是在平静中度过,心灵的默契使他们尽量回避3年前发生的惨烈一幕…… 大火使爱的位置瞬间转换 年7月26日下午,福建省永安市一蚊香厂发生火灾。永安市消防大队官兵接警后,迅速赶赴现场灭火。 4时许,一声闷响传来,蚊香厂仓库北侧二分之一的屋顶坍塌,正在救火的数名消防官兵刹那间被烈焰包围,他们身上的战斗服迅速燃烧并化为灰烬,头上的钢盔严重变形。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扑救,大火终于被扑灭。这起火灾共造成15名抢险人员伤亡。其中,1名消防战士壮烈牺牲,4名消防官兵身受重伤,这是永安市建国以来消防官兵伤亡最惨重的一次火灾。 永安市消防大队正连职参谋谢晓晖伤势最为严重。撤离仓库时,他看到倒在地上的战友,不顾一切地冲上去扑打战友身上的明火。当他伸手想拉起战友时,手掌的皮肤却与战友胳膊上的皮肉一起脱落,他才发现自己全身已被烧得只剩一根腰带。他一边踉跄着冲出火海,一边大声呼叫战友赶快救人。 医院烧伤鉴定报告显示,谢晓晖全身烧伤面积达75%,其中Ⅲ度烧伤面积高达50%。医生断言:谢晓晖能活下来只能靠奇迹,即使活过来了,也会卧床一辈子! 得知丈夫出事,在永安市人民检察院上班的刘惠芬急医院。她从一楼冲上五楼,又从五楼冲下一楼,疯狂寻找受伤的丈夫,并在心里反复地为丈夫祈祷。她满脸泪水地找到躺在担架上的丈夫时,她惊呆了!新婚燕尔、英俊潇洒的丈夫全身皮肤变得灰黑,身上的衣服和头发几乎全被烧光!扑倒在爱人的跟前,刘惠芬万念俱灰,她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眼前的现实:“命运为什么这么不公,我们的生活才刚刚开始啊!” 苏醒过来的谢晓晖看到妻子,问道:“惠芬,我有没有毁容?”听到丈夫的问话,刘惠芬心头一震,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强装欢颜安慰丈夫:“没事,五官都好,没有大问题,稍作治疗就会好起来的。” 谢晓晖怎么也没想到,从三明转医院约20天后,自己的鼻子、耳朵、眼帘、下巴、嘴唇等都先后坏死,面部只剩下鼻子、耳朵、嘴巴五个窟窿。妻子却每天都在告诉他,他的病情正在一点一点好转。 刘惠芬在三姐妹中年纪最小,长相漂亮,从上学起就被誉为“校花”,倍受父母和老师的呵护。在福建林学院读大学期间,身高1.65米的她更是变得楚楚动人,仰慕者众多。但她最终选择了志在军营的同班同学谢晓晖。从恋爱至婚后,晓晖对她倍加宠爱,一直迁就她、照顾她,处处以她为中心。 命运总是给予有情人更多的考验。在这场大火之后,新婚才7个月的刘惠芬和谢晓晖的位置发生了转换。惠芬从学会最基本的护理开始照顾晓晖,一切为了晓晖,一切以晓晖为中心,她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执着与毅力,回报着丈夫昔日对自己深沉的爱…… 真爱,在他们俩人之间无声地轮回! 深情让死神望而却步 医院重病监护室里,谢晓晖全身被绷带包裹,只露出血肉模糊的鼻孔和烧得只剩一个小孔的嘴巴。重病监护室一般不能让家属进去,但刘惠芬进去了。医院领导说,不能守候在晓晖身边,对我和晓晖来说,每一秒钟都是一种煎熬。我不能让我丈夫在身受伤痛折磨的同时还要忍受心灵的煎熬。何况,我比医务人员更熟悉他,更知道他需要什么。她的真情感动了所有人,医院破例了。 部队战友、社会各界群众知道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医院,献上鲜花与祝福。福建农林大学的昔日同学隔着重病监护室的玻璃墙,大声齐唱着“男儿当自强”! 每一个人都泪流满面! 歌声传进监护室,刘惠芬哭了,为了丈夫而心痛,为朋友们的祝福而感动! 一定要让晓晖好起来!刘惠芬在心里暗下决心。 在福州抢救期间,由于伤情严重,大剂量的频繁输液使得晓晖的四肢上已经找不到血管了,只能靠在腹股沟做深静脉刺管来输液。由于脑部烧伤没有及时发现,碳粉侵入脑部组织,引起并发症,谢晓晖左半身瘫痪,躺在床上一动都不能动,整天说胡话。 医生对惠芬说:“他很可能会在床上躺一辈子”。惠芬眼前一黑,差点晕倒。但她很快又安慰自己,“晓晖的身体一向很好,还特别喜欢运动,不会这么脆弱的!”“而且他一向很坚强,一定会好起来的!”惠芬用这种朴素的信念支撑着自己。 每当晓晖说胡话时,惠芬总是紧紧抱着丈夫说:“晓晖,我不会离开你。我一定会让你好起来,我们一定会幸福的!” 真心的付出,悉心的陪护,刘惠芬产生了一种神奇的心灵感应。丈夫一次小小的颤动,一声轻轻的呼吸,刘惠芬都会敏锐地捕捉到,并及时予以安抚,尽量减轻丈夫身心上的痛苦。 坚持收获真挚付出的回报 在惠芬的感召下,死神也望而却步,昏迷了近一个月的谢晓晖苏醒过来了,手脚开始动弹了! 由于晓晖眼帘被烧毁,对光线特别敏感,夜里,为了在给晓晖换点滴时不影响他休息,惠芬总是靠着手机微弱的光线换药。 由于晓晖不能说也不能动,为了不让小便感染烧伤的腿部皮肤,惠芬和他约定,想排尿时就上下齿磕碰出“吱吱”声,为了及时让丈夫排尿,她每晚都不敢熟睡,稍有动静就惊醒过来,到后来,她也分不清到底是丈夫发出了声音,还是自己感应到了丈夫的声音。 年1月22日,谢晓晖脱离生命危险后,惠芬和丈夫第一次回到永安,晓晖特地穿上久违的警服。当时是中午时分,天空下着雨,战友们在车库站成两排夹道欢迎他们。 “敬礼!”当两名战友用担架抬着晓晖缓缓步入车库时,指挥员一声令下,全体官兵噙着泪水,向他们献上了庄严的军礼。 一个有力的军礼,一种凝重的注释,既是对英雄的崇敬,更是对英雄背后的英雄最真挚的感谢! 约好不要哭,约好不流泪!但两人都泪流满面! 躺在担架上的晓晖,含着眼泪,强忍着创伤刚愈合被牵扯引起的巨痛,吃力地抬起烧伤的右手,以不规范的动作向战友们回礼。 担架旁的刘惠芬已泣不成声,那一刻,她真正理解了军人,理解了作为军人妻子的荣耀与价值。 回到新婚的新房,“喜”字依旧,但物是人非。惠芬常想,晓晖是为了和我在一起,才放弃留在沿海城市的机会,来到永安这个小山城与我结婚的。我们的爱情经历了时空的考验,走过了世俗的烟云,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 刘惠芬不敢在丈夫面前表露痛苦,可一转过身子,泪水却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落。她知道,九死一生的丈夫只是刚刚跨过了生死关,后面还有很多很多难关在等待着他们…… 真爱屡屡创造生命的奇迹 晓晖家的书架上,除了专业书籍外放得最多的就是烧伤方面的书籍。 医院回家时,晓晖需要定期清创换药,拆洗绷带。由于他身材高大,每次换药时,惠芬都要动员婆婆、父母、大姨等人一起帮忙抱头、拉手、抬脚,而抽水泡、清理创面、换药、打绷带等细活都由她一人承担。为了换药方便,为了减轻丈夫痛苦,惠芬经常在床上一跪就是二、三个小时。 由于皮肤被大面积烧毁,晓晖丧失了大部分排汗功能,体温比正常人高,需要常开空调、常洗澡。每次停电,惠芬就只能给他扇扇子,有一次停了一整天,她就扇了一整天,等到吃饭时才发现,整个右手甚至连碗筷都抓不住了。洗澡就更困难了,晓晖的体重几乎是惠芬的两倍,每次架着晓晖洗完澡,惠芬都累得筋疲力尽。而且,一不小心就会发生磕碰,甚至摔倒。后来惠芬专门找木工定做了一个超大型浴盆,放在阳台上,这才解决了洗澡的问题。 康复过程中,让晓晖感动的事很多,但他说:“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还妻子的很多‘小发明’、‘小创造’。” “为了不让我整型后的鼻子和嘴巴萎缩,她用软胶管做了鼻塞,用纱布包裹铁丝做了撑口器;为了恢复我左脚和左腿功能,她请她爸爸用木板做了脚力矫正器;为了锻炼我手掌的抓握能力,她用拉力器的抓手做了握力器;为了既不伤皮肤又能增强手劲臂力,她用棉布缝制了一个小口袋,装上大米让我锻炼……” “另外,她还发明了一些康复游戏,如和我玩‘拳头、剪刀、布’。由于我手指伸不直老是输,她就罚我伸伸胳膊、抬抬腿,这样,既娱乐又锻炼了我手脚的关节和肌肉。” 上天不负有心人,晓晖终于站起来了。惠芬说起这段经历就心酸:“他第一次下病床走路时,双腿伤疤被拉破,鲜血直流。但他还是咬着牙,坚持扶着床,一步一步地往前挪,当时我既高兴又心疼。” 如今晓晖不仅能独立行走,还能骑摩托车;不仅能端碗抓筷,还能打乒乓球,甚至能举起6公斤的哑铃。 惠芬的真爱再一次激活了丈夫,连医生都难以置信,一个被断定只能卧床不起的人,竟然又一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 承诺再现英雄男儿本色 看着日益康复的丈夫,另一个困扰开始萦绕在惠芬心头:丈夫总有一天会面对自己毁容的真相。 为了让丈夫晚一点看到受伤后的真实面容,从医院回家前,惠芬让家里人把镜子都收了起来,并把衣橱上的镜子换成了磨沙玻璃。在公共场所,每当遇到有镜子的地方时,她总是尽量用身体遮挡。乘电梯时,她总是第一个冲进去,用身体挡住丈夫的视线。 晓晖受伤后的近一年时间里,惠芬都没有让丈夫看到他受伤后的真实面容,这是她最感欣慰的一件事,因为她不想让丈夫在刚刚饱受身体创伤后,又遭受心理的折磨。 百密终有一疏。一天,晓晖在吃饭的时候,无意中在饭桌玻璃上看到自己的倒影:脸上没有五官,只有几个小孔,面部和四肢都被疤痕覆盖。 沉默许久的晓晖自言自语地说了四个字:“太恐怖了。”然后就陷入了深深的沉思。那之后,晓晖情绪低落到极点,有时甚至三天也不说一句话。那段时间,惠芬担惊受怕得晚上觉也睡不着,生怕晓晖想不开,做出蠢事。 为了让丈夫鼓起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惠芬经常找些励志的文章读给丈夫听。当丈夫情绪不稳定时,她总是勉励丈夫:“我们曾经约定,要好好过一辈子,你一定要信守承诺。”“不管你变成什么模样,你都是我永远的宝贝,都是我最爱、最敬重的人,只有你好起来,我的生活才有希望。” 年6月16日,惠芬陪着晓晖踏上去上海整形的路。 整形期间,晓晖的病情与心情逐渐稳定,但惠芬的护理难度很大:晓晖不能出门,大小便都由她跑前跑后清理;晓晖不能吃刺激性食物,她就按医生的“配方”选料熬汤;晓晖不能久坐久卧,她就搀扶着丈夫在室内慢慢走;陪护时,她就躺在两个板凳上睡觉,半夜经常摔到地上,第二天起来,半边身子都是麻的。 在惠芬的鼓励和精心护理下,晓晖经过多次割皮、植皮手术,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之后,目前已成功地再造了鼻子、眼帘、下巴、嘴唇。 虽然晓晖的面容有所改观,但惠芬深深地知道,要让他彻底振作起来,单靠整型是不可能达到的,她必须让丈夫融入生活、融入社会。 惠芬说:“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晓晖过上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我不能让他成为一个边缘人,我要让他觉得他是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惠芬硬拉着晓晖走进了他曾酷爱的篮球场,重新踏进了晓晖视为生命的警营。看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双双充满敬意的眼神,晓晖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自信又重新回到他的身体。晓晖说:“再次看到战友,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我现在周末经常到中队跟战士们一起打牌、打乒乓球,不能打篮球了,我就当裁判。回到警营,我这才感觉到,我还是一名消防警官!我一定要尽快养好伤,重回工作岗位。” 幸福烈火英雄重扬生命风帆 惠芬年过花甲的婆婆说,惠芬每次伤心时,就躲到卫生间哭得像个泪人,一出卫生间就擦干眼泪,还和晓辉有说有笑。“要不是这个媳妇,这个家早就散了。医院整容时,许多结婚多年的夫妇,有的甚至有了孩子,但都因为丈夫伤残,妻子无法面对而远走高飞了。” “儿子出事至今三年多,媳妇从未给她自己买过新衣服。但在上海买药时,媳妇却抽空帮我买衣服。她不仅要照顾儿子,有时还要照顾我,我易犯心绞痛,都是她及时给我买药喂药。” 婆婆还记得当时看到儿子被烧的模样时,自己当场就昏了过去。醒来后,惠芬却安慰婆婆:“妈,您别伤心,我会照顾晓晖一辈子的!”就是这句话,温暖婆婆走过了最难熬的日子。 晓晖心里有个秘密,就是在重返工作岗位时,开一个家庭聚会,请亲朋好友来作客,感谢所有帮助过他的人,尤其是妻子惠芬。他想在那个场合给她戴上戒指,因为结婚时没买给她,晓晖觉得亏欠惠芬的太多了。 经历过这次灾难,惠芬和晓晖的心贴得更近了! 8月8日上午,惠芬和晓晖来到永安市蝴蝶山公园爬山散步,然后去闹市区的饭店吃可口的小吃,下午她和丈夫还有笔者观看了尘封三年的新婚录像。这些对正常人来说极为普通的生活,对惠芬而言曾经是一种多么难得的奢望啊。 这一天,她等得太久太久,也等得太苦太苦了…… 和平年代,消防官兵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保卫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最前沿,消防官兵的妻子常要承受常人不能承受之痛。 痛后更懂得珍惜!三年光阴,生活中有很多变化,但也有一些东西非但没变,反而愈久弥香。 ——惠芬和晓辉结婚的卧室里,“喜”字仍然鲜红,宛然如昨; ——惠芬和晓辉“牵手走一生”的承诺历经风雨,信守不渝; ——在惠芬身上,新世纪女性真纯的爱情观愈久弥坚,纯美依然…… “构建幸福家园工作委员会”执行办许灏恒同志以及会中所有同仁,感谢您长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白癜风治愈后复发吗 |